11月3日,在“2020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”山西賽區的比賽中,“岳曉明創新工作室”團隊選送的3個項目經過初審、抽簽、PPT解述、答辯等環節后脫穎而出,全部獲獎。其中,“基于TEIZ理論的一種皮帶輸送機刮料器”“基于TEIZ理論的一種阻車器”分別獲得二等獎、三等獎,含金量很高。
“此次獲獎既在計劃中,也在意料外。”山西中陽鋼鐵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、工會副主席郭曉明介紹說,“80后”小伙岳曉明17年來癡迷設備創新,擁有20余項創新成果,其中6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。作為中國發明協會會員,他能獲獎當然在計劃中,但沒想到的是3個項目全部獲獎。
被同事們譽為“設備專家”的岳曉明認為,作為一名設備管理員責任重大,設備是生產的動力、效益的牽引,是企業的命根子,要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必須通過革新創造優化系統和設備運行環境。因此,他把企業的上千臺煤炭、鋼鐵設備當成自己的整個世界,用心呵護、傾情投入。
一次,企業煉鐵二廠球團工段的主要設備#1電除塵風機底座開裂,導致生產線停頓。當時,該公司庫存球團極少,球墨鑄鐵的風機底座修復難度又相當大。咨詢廠家,給出的結論是不可修復,備件供貨需要20天。為盡快恢復生產,岳曉明主動請纓,在沒有修復先例的情況下,和同事組成的攻關小組加班加點搶修,僅用5天時間就完成了修復工作。截至目前,該設備已累計運行5年11個月,為企業創造效益上百萬元。
岳曉明認為,一個人的起點固然重要,但決定人生高度的并不是起點,而是對專業的熱愛和持之以恒的鉆研。自2003年4月成為設備管理員后,在企業重視技術、尊重人才的氛圍中,岳曉明抓住一切時間學習維修工必備的理論知識,提高實操技術,先后考取焊工高級職業資格證書、鉗工中級資格證和設備管理高級工程師資格證書。
“創新無條件,信手偶得之;創新無訣竅,突發奇想中。”多年來,岳曉明癡迷于設備技術的創新發明。特別是2017年“岳曉明創新工作室”成立后,他帶領3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組成的年輕團隊迎來了創新創造的“豐收期”,成功破解了生產過程中遇到的許多難題,在20余個項目的技改創新中取得成功,多項技術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,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。
岳曉明發明的“多功能壓力機”“一種液力偶合器拆卸專用工具”“一種防跑車裝置”等6個項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其中,“一種防跑車裝置”項目在安裝使用時無需提供電源和專人操作,可直接固定在軌道順槽頂部,當礦車發生跑車情況時,就會碰到撞桿經連接器翻轉,使鋼絲繩脫開,擋車架自動落下,起到防止礦車跑車的作用,具有 “不用人、不用電、防跑車、效果好”的特點,經過多次試驗效果良好。該項目可解除煤礦軌道順槽礦車運料過程中存在的隱患,現已在該公司下屬煤礦使用。專家們一致認為,這一專利具有在全國煤炭行業推廣的價值。
“你怎么會有那么多好點子、好創意?”面對別人的疑問,岳曉明總是謙遜地說:“只要用點心,你也能做到。”多年來,他被授予“三晉英才青年優秀人才”、呂梁市“優秀科技工作者”稱號,兩次獲得山西省職工“五小六化”競賽優秀成果二等獎,還成為省總十三屆六次全委(擴大)會議代表。
其實,了解岳曉明的人都知道,這是他17年來把這上千臺設備當成自己的全部,攻克疑難雜癥、癡迷創新發明、追求精益求精的結果。